中国社科院

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 >>资料下载 >> 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审议:建议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避免“政府干、村民看”现象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审议:建议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避免“政府干、村民看”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进一步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避免一些地方出现“政府干、村民看”现象

6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进行分组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认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正当其时、非常重要。

分组审议中,委员们围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留住教育医疗人才、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建议。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一些委员建议,草案应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王宪魁委员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首先解决好必备的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道路、安全用水、用电、燃气、危房改造5项和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3项,这些工作是乡村振兴的硬任务、硬目标,要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统筹做好近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对此,建议草案在公共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方面进行完善。

吕世明委员建议,应当在草案中体现高度重视乡村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的内容,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整体纳入。推动制定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推动乡村公共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和残疾人、老年人居家无障碍与适老化改造实施力度。

杨震委员认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农村还有很大的改善余地,今后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还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对此,建议在草案第六条增加“健全和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内容。

细化规定留住教育医疗人才

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草案设立了“人才支撑”专章。委员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对条文作出细化,使得规定更具可操作性。

周洪宇委员说,关于专业人才,草案第二十四条对加强乡村教师、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等专业人才建设作了规定,值得充分肯定。但对于如何加强这一薄弱环节,草案的规定略显原则,建议细化相关规定,例如实施农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支持计划、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完善补充机制、待遇保障机制等,以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还要创造上升的平台和通道。

那顺孟和委员指出,乡村振兴从长期看,必须解决乡村人才大量外流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严重不对称,有能力、有体力、有钱的人大量流出农村,既没能力也没体力的留了下来。因此,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对于到乡镇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要有更加优惠的待遇。建议草案把各类要素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徐延豪委员说,乡村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问题,特别是教育和医疗人才下不去、留不住、向城市流动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多年没有解决,并且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省级政府如果不制定强有力的制度,统筹规划,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强化实施,这个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这方面,法律不能仅仅是倡导和号召,而是要有一些明确的规定,来提升可操作性。

明确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职责

一些委员指出,草案虽提到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等内容,但仍然不够具体,需要加以完善。

冯军委员指出,草案规定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但是对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却缺乏应有规定。对此,建议研究考虑以专门的条文规定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突出这些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程立峰委员建议,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和农民的主体地位。草案虽然对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散见于有关章节中,建议在总则中明确对村民自治组织的地位、作用和明确农民主体地位及相应的权利义务作出规定,引导村民组织和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建设自己的家园,避免现实中一些地方出现“政府干、村民看”的现象。同时,建议在总则中增加乡村振兴规划的专门条款,特别是强调编制村级规划的原则和实施的总体要求。

李飞跃委员注意到,第九条明确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职责,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建议在不与村民自治原则冲突的前提下,明确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职责,激发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内生动力,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

来源:法制日报(蒲晓磊)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县镇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县镇经济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354566
传真:010-87389987
邮箱:cjz@xianzhen.org.cn
          guo@xianzhen.org.cn
商务合作部:18518777855
会员服务部:13001053213






全国特色产业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