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一条路带活一个村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阅读 : 7 曾庆华   县域经济网    2025-08-26

青山如黛,大道如虹。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一条条农村公路正从“通”向“畅”“好”蜕变,串联起山水人文,激活了乡村产业,成为民生路、致富路、连心路,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路通产业兴,小山村蝶变“精神家园”

“以前路不好,年轻人全往外走;现在路宽了,游客来了,日子也火了!”站在沙石镇双桥村养云庄的稻田咖啡旁,该村党支部书记石建林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难掩喜悦。

章贡区沙石镇龙岗村“四好农村路” ( 潘才香 摄)

章贡区沙石镇龙岗村“四好农村路” ( 潘才香 摄)

养云庄所在的象山庄组,曾因C087360702滴水寨至象山庄村道狭窄,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章贡区以“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理念破局,2017年投资500万元建设楼双段农村公路,2023年再投100万元将进组公路扩宽至6.5米,这条“示范路”彻底打通了山村发展的“堵点”。

依托明代文化书院底蕴与田园风光,养云庄打造出稻田咖啡、康养民宿、药膳餐厅等多元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产值40万元,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分红从2万元跃升至10万元。“2025年游客量预计突破10万人次,村集体分红有望达12万元!”石建林的话语充满期待。

路畅人气聚,旧村落崛起“高端宿集”

沿着X001360702峰山至新建县道前行,6米宽的水泥路面平整宽阔,安防设施一应俱全。这条全长14.32公里的公路,串联起双桥小学至白沙坳(7.4公里)、沙石至峰山两条改造公路,将沙石镇峰山村推向了乡村振兴的“前台”。

“这是赣州市首个百美村庄项目!”章贡区沙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詹秦介绍,依托“四好农村路”带来的土地开发价值,峰山村引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投资1.35亿元打造“崆峒宿集”。项目改造传统旧民居,引入行李旅宿、大乐之野等头部运营商,建成荒野剧场、无边界泳池、梯田景观等设施,以“归隐田园”为主题吸引游客。

“我们正推进通往宿集的旅游公路提升改造,让游客来得更方便!”杨晋店长表示,这条公路不仅盘活了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更构建起“合作社+村民+运营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旧村落成为“产业强、百姓富”的示范村。

路好百业旺,田埂间育出“科技莓果”

穿过S226省道,沙石镇火燃村的赣南“龙莓”乐享基地里,玻璃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前到市区要1个多小时,现在路通了,30分钟就能到!”江西省龙莓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宗艳拿起一颗饱满的白草莓说。

通往基地的6.7公里公路,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让科技创新在田间落地。江西省龙莓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自主培育的高温白草莓种源,结合AI技术打造标准化种植体系,全力打响“赣南龙莓”品牌。如今,火燃村已成“网红村”,基地不仅带动村民就业,更推动章贡区农业向“高附加值、可追溯”转型。

建管养运同步,织密乡村振兴交通网

从“泥泞路”到“幸福路”的转变,源于章贡区对“四好农村路”的持续深耕。“十四五”期间,该区累计投入超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0余公里,完成旅游路、产业路29.8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100%,县道三级公路比例达98.7%,构建起“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交通网。

“三分建,七分管”。章贡区建立“区统筹、乡负责、村落实”三级管护体系,配备180余名专职护路员,还在全省率先建成“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管护,节约运管成本200余万元。如今,全区农村公路优良率超92%,沿线白墙黛瓦、绿植环绕,“路域美、通行佳”成为常态。

公路通,百业兴。在水西镇凌源村,3.8公里泥土路升级为柏油路后,脐橙4小时直达市区商超,损耗率降至25%,收购价每斤提高1.2元,年产值突破800万元;串联杨仙岭、七鲤镇古窑瓷遗址的公路,打造出“四季旅游线路”,今年上半年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8000万元,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正承载着章贡区百姓的幸福期待,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李燕)

编辑:信利梦,一审:王琛,二审:谌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