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亿县镇 > 正文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山中炎陵 物阜民丰

阅读 : 5 中国县域经济报   陈虹桥    2025-08-26

在湖南东南部的罗霄山脉中段西麓,株洲市炎陵县藏着一片山清水秀的天地。作为株洲辖区内的山区县,这里正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与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探索着县域经济提质增效的路径。炎陵黄桃、硬质合金等产业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黄金果”撑起富民产业

炎陵黄桃是当地最具辨识度的农业符号,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近40年的培育与打磨,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其以个大、形正、色艳、果甜、香浓的特点赢得市场认可,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积累了不少口碑。

为让这颗山乡果实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炎陵县搭建起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2600多个物流揽收点遍布城乡,27条物流专线保障运输畅通,为炎陵黄桃提供着稳定的寄递服务,助力炎陵黄桃加速“出山”。

今年,全县炎陵黄桃种植面积达9.5万亩,预计总产量8.9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将突破35亿元。同时,炎陵县尝试“黄桃+文旅”融合模式,连续举办炎陵黄桃文化季活动,让“炎陵黄桃,桃醉天下”的品牌被更多人知晓。

今年的黄桃季,炎陵县以“桃醉炎陵 清凉一夏”为主题,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县景区被串联成线,推出“湘赣之巅·云端避暑”高山秘境线、“中华始祖·寻根养生”非遗特色线、“红色圣地·清凉养心”采摘甜蜜线3条旅游线路。“山风音乐会”“黄桃趣味采摘运动会”等活动接连开展,带动景区避暑经济升温,民宿入住率达到90%以上。

在黄桃产业发展的背后,是许多农民增收的真实故事。十都镇洋岐畲族村村民兰舒平,早在2012年就率先在村里种植了6亩黄桃。她积极参加种植技术培训,在炎陵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科学种植与管理。如今,她种植的黄桃品质良好,深受客户欢迎。今年,洋岐畲族村400多亩黄桃丰收,预计产量达60多万斤,将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

中村瑶族乡龙潭村的何日顺也因黄桃产业改变了生活。2017年,他返乡投身黄桃种植,借助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行与炎陵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的“惠农大讲堂”,顺利获得30万元信用贷款。现在,何日顺经营着30多亩集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果园,产品销往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发展种桃户42家,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今年亩均收入达1.5万元,村民们靠着黄桃种植,走上了“黄桃经济”的致富路。

小材料撬动工业增长极

硬质合金产业是炎陵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炎陵县抓住发展机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3家企业获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在招商引资方面,炎陵县通过出台针对性政策与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了一些企业入驻。“以商招商”模式也有所收获,16家企业因此落户,其中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科亿”)年产值近10亿元,展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技术创新是硬质合金产业发展的关键。炎陵县激励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目前已推动18家企业与高校合作。欧科亿凭借技术优势成为行业前三的龙头企业,拥有34项专利。值得一提的是,炎陵县的人造金刚石产业链形成了全省最完整的链条,为数控刀具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在硬质合金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欧科亿董事长袁美和深有感触。2010年,袁美和加入欧科亿时,企业规模不大,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并不突出。为改变现状,袁美和带领团队寻求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投入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硬质合金数控刀具产品。如今,欧科亿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远销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为企业带来了收益,也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链发展,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欧科亿目前在职员工超过500人,人均年收入约8万元,其中大部分为炎陵本地居民。

多元产业拓宽致富路

炎陵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中药材、茶叶、粽叶等产业协同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作为全国野生中成药原材料的重要供给基地,炎陵县有1310种中药材,蕴藏量达8000吨。通过“扶引培”结合的方式,引进重大项目,建成6个规模化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3.5万亩的种植面积带来综合产值3亿元,2000余名药农人均年增收5000元。

鹿原镇的刘华峰是中药材领域的带头人之一。2008年,刘华峰机缘巧合接触到天麻,了解其功效后,萌生了在家乡种植天麻的想法。他通过学习,掌握了天麻种植技术。2017年,刘华峰成立炎陵缘康高山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天麻。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种植面积超500亩,吸引了200多户村民加入,年收益达300多万元。

同时,炎陵县茶叶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3.2万亩,主栽软枝乌龙、黄金茶、安吉白茶等品种,10个品牌在国内外斩获30余个奖项。

船形乡的邓光兴在茶叶产业中做出了成绩。2012年,邓光兴来到炎陵,被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茶文化吸引,决定投身茶叶产业。他建立炎陵县洣溪茗峰茶叶加工厂后,发动周边村民种植茶叶。为提升茶叶品质,邓光兴不断探索,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合作,改进制茶工艺。如今,他的加工厂带动周边7个村400多户农户种植茶叶,每年采茶旺季,近2000名村民参与采茶,人均日收入200元左右。

而炎陵县的粽叶产业以“三镇一乡”为中心,种植面积达3万亩,其中湖南省东泉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带动300余户农户参与,产品出口多个国家,成为当地又一特色产业。

湖南湘乐粽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敏存是当地粽叶产业的代表。2019年,何敏存发现家乡粽叶的商机,决定返乡创业。他成立公司,优化种植技术,推动粽叶产业发展,形成“三镇一乡”联动的格局。公司发展起来,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沔渡镇九都村村民付小梅家曾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加入公司参与粽叶种植与生产后,年收入达6万元,实现脱贫增收。

展望未来,炎陵县将继续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工业高端化发展、文旅深度融合。这些特色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县域经济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探索着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着炎陵的实践经验。(记者 陈虹桥)

编辑:信利梦,一审:王琛,二审:谌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