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

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县镇文旅 >>特色小镇 >> 经典案例:乌村、袁家村和莫干山
详细内容

经典案例:乌村、袁家村和莫干山

视点  ▼

乌村、袁家村、莫干山,三个乡村旅游案例很有代表性,一个在大西北的黄土塬,两个在江浙一带的水乡和山地,各有千秋,又都存在发展瓶颈。乌村基本是一个混合业态,由于临近乌镇,又靠近长三角市场,尚处于成长期;袁家村主打特色风味小吃,兼容关内风俗、风情和风物,在复制过程中,成功率极低;莫干山主打民宿,现已遇到瓶颈期,面临方向模糊、产品偏离、产业链贯通等一系列问题。

24.jpg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古诗《归园田居》中所叙述的一幅恬静惬意的乡村生活画面,不免会让我们回想过去,想远离城市的喧嚣,去追寻一段身心放松的自然时光……

近些年来,古村保护与开发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新农村改造、古村精准扶贫、乡村旅游等等日渐兴盛。在乡村重生道路上,发展较快的就是乡村落旅游,将乡村资源与城镇发展需求深度结合,并兼顾了乡村振兴的新型业态形式,使得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以强劲的势头发展。比较成功的有乌镇的乌村、西安袁家村、浙江莫干山洋家乐等。


乌村

1、项目概况


乌村位于乌镇西栅历史街区北侧500米,紧依京杭大运河而立,总面积450亩。乌村由拥有丰富人文类旅游度假目的地景区管理经验的以陈向宏先生为首的古镇联盟景区咨询公司专业团队创意、规划、设计和管理,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

乌村是对原有的自然村乌镇虹桥村整治改建、重新规划建设的,保留了搬迁农房和原有村落地貌,总面积450亩。以江南原有的农村风情为主题元素保留了原有老房屋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房屋建筑1800平方米,乌村农业占地23000平方米;全村围绕江南农村村落特点,内设酒店、餐饮、娱乐、休闲活动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设施,与乌镇东西栅景区联袂互补。

2、建设理念

是以田园风光为主题,用“休闲度假村落”的方法打造的新型、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


3、业态构成


核心业态:精品农产品种植加工、农事活动体验、知青文化体验、船文化体验

配套休闲:美食中心、活动中心、青墩、乌墩、采摘区、烧烤野炊区、小动物乐园等组团


4、 当地建筑特色


乌村的房屋大多为两层平房,外墙为白色、黄色的墙灰,屋顶是江南特色的黑瓦,邻近的房屋之间以回廊、天井、过道相连接。

乌村基本保留原有民居,形成特色民宿板块,该板块功能以“静”为主,建筑以“修旧”和“补旧”为主;住宿板块的外围拓展区域形成休闲娱乐体验的配套板块,该板块功能以“动”为主,建筑以“新建”为主。

5、乡土景观的创意设计

(1)乡野自然基调:原乡原野的农作物,几十年生长起来的具有可读性的村庄

乌村的建筑没有拆农民一座老房子,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有村落的肌理、文脉,所有的树和养鱼的池塘都留下来了,所有的路都不超过2米宽,是不浇柏油的硬土路,保留了几十年生长起来的具有可读性的村庄特征。

(2)水——灵动的水是乌村的骨架和灵魂,也是乌村的点睛之笔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运河古今文化的精髓在这里融汇,京杭大运河两个典型港湾望津湾和乌村湾至今还保留在乌村内,运河水带来的是交流也是文化、美学感知、生态与经济。乌村遵循“以水为脉”的空间生长模式,整个地区的水体脉络、水系分支是空间布局的基础性结构骨架,由它再串联聚合出应有的活力内核,人水相依,渗透在乌村的生活、生产、生态和生命里。


6、经验借鉴


(1)乡野自然景观基调之上,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

乌村本身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有村落的肌理、文脉。在这里,无论改为客户使用的民房,村头的池塘,油菜花田地,还是重新梳理的民居前园菜地、藕塘、垂钓池、田间小路,均采用了江南乡野最普通不过的自然景观设计手法。正是这些视野范围可及的平常之物,承载着众多游客内心的乡愁,拉近了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2)社区式”的村落公共活动空间和氛围营造。

民宿组团就像社区,除了配套有村头广场、大礼堂等社区公共设施外,每个住宿组团都依据主题配套有相应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

袁家村

23.jpg


1、项目概况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距西安78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山水资源,凭借旅游产品营造、经营模式创新、从贫困村转变为全国知名的度假村。因地制宜发展关中民俗,展现地道的关中农村生活,如农家美食、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等,成为陕西省著名的村办文化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2、建设理念

凝聚所有资源打造关中美食。它不是简单的餐饮配套,而是倾尽全力打造高品质的“关中民俗美食博物馆”,以“舌尖上的关中”为聚焦、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美食,精准定位旅游市场,形成了对中国关中美食传统乡愁的再造。

3、业态构成

核心业态:特色美食街、民俗文化展示馆、民俗购物街

配套休闲:田园休闲区、运动游乐区、精品客栈等


4、民居的更新与利用

将原本风貌杂乱的民居建筑进行改造,整体呈现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大部分在色彩、形式和结构上能体现关中地区民居特点,独立庭院,传承了明清民居建筑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在仿制复建的过程中,对于古建装饰的雕刻艺术极为尊崇,不但是砖雕、石雕、木雕三雕艺术样样俱全,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极为考究。袁家村改建过程中的木雕却仍保留了传统的现场手工雕刻的技艺,原料均为实木木方,以松木为主。木作大多采用的是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制作技术精良,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性。

5、公共空间的设计

紧凑的交通尺度,丰富的商业界面,疏散有度的村落广场空间,街两旁丰富的休闲内容,再现传统村落的邻里空间生活场景。适宜的建筑物和街巷的尺度,既有围合感又没有高大建筑带来的压抑。多层次的里、巷、街,以及大大小小的广场、连续的铺装、人性化的景观小品都有滞留游客的作用,使人们能够在此驻足休闲。

6、乡土景观的创意设计

袁家村用于丰富空间的景观小品,主要有关中传统的农耕工具,还有拴马桩、石槽、石碾等,用农村自然素材替代现代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素材,自然而然提升主题印象,增加乡土民俗文化意境。

7、经验借鉴

(1)新乡土主义的要旨是要让村民自己做社区的主人,外来的人可以做客,可以去帮助他们,但绝不是喧宾夺主,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2)发掘当地文化,注入时代内涵。袁家村的村史展览馆以及农耕小品的设计,把袁家村的历史和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袁家村的发展与中国农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便是其中的纽带,因为有了文化的内涵,袁家村才有了强烈的吸引力,袁家村作为乡村形象的传播影响力才会久远。

(3)独特的乡愁文化。民俗小吃商业街店面的设计以及空间尺度还原了传统商业形态的布局和形式。将关中地区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将该地区特有的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结合起来,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业态内容植入传统的文化空间,形成了传统乡愁的再造。

莫干山

22.jpg

1、项目概况

德清县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邻桐乡,南临杭州余杭区,北接湖州,县域面积936平方公里。县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莫干山。德清民宿精髓在莫干山,这里汇聚了大量声名鹊起的民宿。

中国近代外国势力入侵时在莫干山建造了别墅、教堂等欧式建筑,代表了十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使莫干山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如此独具魅力、文化底蕴深厚的建筑成为发展民宿的有利依托。

莫干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一些身影渐渐消失,另一些远方的身影漂洋过海再次汇聚,在莫干山开设了几十家洋家乐会所。

2、建设理念

放下一切!把自己交给自然,过一种简单的生活,给城市里的人创造一个完全放松解压的天然场所,但是并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真正融洽。

3、业态构成

核心业态:民宿

配套休闲:主题餐厅、有机菜园等农业体验;文化集市、书院、手工作坊等民俗文化体验;观星、摘花、挖笋、采茶、钓鱼等自然体验;徒步、骑行、登山等运动体验……

4、民居的更新与利用

(1)利用当地的土坯房,在不破坏原有房屋框架的前提下,围绕低碳环保理念,利用废旧原料对房子进行改造设计,所有的装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格和材质,融合新的设计元素,体现出自然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原生态理念的表达。

(2)就地取材,回归自然,原汁原味,小体量低密度开发,顺应自然,在保留原来农舍本色的基础上改建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格的民房,以石径、石墙、石阶、竹篱、茅舍、营造静谧古朴、闲情野趣的乡居情怀。

5、公共空间的利用

莫干山庾村文化市集蚕种场:通过对废弃的场地的再利用,活化空间,建造的“竹棚”,将零散的室外空间提升融合,采用了当地盛产的竹子,民间简单实效的建造方式。

蚕宝宝乐园:莫干山首个自然生态全手作乐园,选用老旧工厂的材料,由当地木匠纯手工打造而成,孩子们在这里亲身体验奇幻之旅。

6、乡土景观的创意设计

在满眼绿色的山林中,人们充分享用阳光、空气、微风与露水,用旧木、石板与竹子等回归本源的材料打造乡野与自然的氛围。

(1)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乡村道路铺地运用碎石子、木质材料等打造质朴的乡野景观,重点地段铺装增加创意性和趣味感。既充满乡土气息,又渗透现代设计元素。

(2)乡村庭院景观设计

庭院景观和自然融为一体,充满隐士的味道。小品景观材料就地取材,稍加设计,精致的小品,粗犷的空间呈现出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

7、经验借鉴

(1)主题性度假村可以承担核心引擎的功能,跳出因住而住的概念,其核心驱动力是回归生活的本质,设计中注重乡愁体验感。

(2)设计简约、经济实用;就地取材,选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如竹、木、草、麻、柳、藤等;普才优用、小材大用、废材利用;生产、消费、废弃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

(3)空间多元化:依托自然旅游资源,注重自身的改造。利用废旧建筑更新打造国际度假村、大型农庄、文化创意基地等不同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空间。

(4)与传统意义上的借宿或者农家乐不同,住的虽是民宅,享受的却是现代的酒店体验。民宿要突出“民”和“乡土”,但不要动辄便是破木头、烂陶罐、坏农具,摈弃先入为主的悲悯情怀。

(5)莫干山新乡土风格并不是再现乡土景观和乡土风情,而是寻求和发掘地方文化和建筑元素,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法,使用地方材料,提取地方风格的元素,从而创造出新的乡土风格,满足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县镇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县镇经济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354566
传真:010-87389987
邮箱:cjz@xianzhen.org.cn
          guo@xianzhen.org.cn
商务合作部:18518777855
会员服务部:13001053213






全国特色产业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