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

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 >>部门解读 >> 【农头工尾】 辽宁:拉长产业链 农产品身价倍增 “农头工尾”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内容

【农头工尾】 辽宁:拉长产业链 农产品身价倍增 “农头工尾”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9-11-01     

  

      色丰收季,在辽宁自南而北渐次铺开,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山川田野。

 “亩产应该在一万五千斤左右。”10月25日,站在锦州凌海市右卫镇苗屯村的大地里,第一年种萝卜的张宏元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对于销路,他更是心里有底,因为早就跟食品加工厂签了2000吨的订单。

  一路向北,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各力格村,地瓜采挖已进入尾声。虽然今年的价格低于往年,但种植大户冯波没有发愁,“先卖一部分,再储藏一部分,剩下的留着深加工,效益未必比以前差”。

  辽沈大地上,事农者不再只顾埋头种地,主动拥抱市场、谋划拉长产业链,正成为一种趋势。

  “同样是高粱,酿成酒,比卖粮多挣六七倍。”辽阳灯塔市西大窑镇西大窑村的卢丽丽说,光靠种啥卖啥的老套路,富不起来。卢丽丽的话,道出了辽宁省农业努力的方向。

  “辽宁农业资源丰富,但要做强,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是重要突破口。”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辽宁省大有潜力也大有可为。

  农产品加工一头连着田间,一头连着餐桌。要让“米粮仓”变身“好厨房”,关键在于做“原字号”“初字号”的减法,做“绿字号”“精字号”的加法。

  各力格村党支部书记郑爱龙对此感触颇深,村里的地瓜产业从最初的扶贫项目逐渐发展成优势产业,得益于打好了一套组合拳:标准化种植,注册品牌,建加工厂和冷库,上电商,通过抢反季市场、全网销售以及加工薯条、薯粉等,附加值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辽宁省,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这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多措并举密不可分。

  ——深挖潜力,龙头舞产业兴。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发展。近70家农事龙头企业、500余个专业合作社,带领5万余名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经营道路,并形成了以人参、道地药材、保健品、绿色食品及康养为主的生命健康产业。

  ——厚搭平台,资源丰产业聚。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吸引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驻,加快产业聚集。于是,阜新的花生引来了鲁花,西丰的高粱引来了贵州茅台,辽西北的生猪养殖引来了正帮集团、广州温氏。

  ——差异布局,强化区域特色。辽宁省明确提出,依据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优势农产品资源和现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础,合理布阵:沿海打造出口型、精深型、科技型、牵动型农产品加工业;中部平原发展综合性农产品加工业;辽东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在辽宁,工农互融互促的局面正在显现。

  依托千亩杂粮基地,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羊角沟镇十八台村建起加工厂,小米产品畅销北京、深圳等地。村民魏守来给记者算账:“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每斤0.5元收农户谷子,相当于让出部分深加工的利润,我们每亩比别人多挣400元,当然愿意跟着合作社干。”

  城乡、工农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依靠农产品加工业也在弥合。朝阳凌源市北炉乡北炉村,一车车辣椒、豆角源源不断送进辽宁晟昱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村民潘玉华在车间择菜每月收入2000元,“家里不耽误,务工有工资,好着呢。”

  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辽宁省农产品深加工体量和质量“双升”。今年前三季度,全省157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销售产值1950亿元,增长约8%;全省21家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655亿元,同比增长9.01%。

  “农头工尾”同样承载起乡村振兴的希望,辽宁省正在起草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已把“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延长产业发展链条”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列入文件。

  田野上秋色盈目,车间里机器轰鸣。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县镇经济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县镇经济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87354566
传真:010-87389987
邮箱:cjz@xianzhen.org.cn
          guo@xianzhen.org.cn
商务合作部:18518777855
会员服务部:13001053213






全国特色产业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