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潜江“虾十条”成效显著 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7月10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潜江市“落实‘虾十条’聚力建支点”新闻发布会,潜江市晒出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成绩单。通过实施四大提质工程,当地正加速打造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助力湖北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发布会现场(余惠玲 摄)
小龙虾生态繁养基地(樊云云 摄)
一产革新提效,创新驱动领航
潜江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打造万亩养殖基地13个、千亩基地70个,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通过编制并发布《小龙虾池塘四季养殖技术规程》等3项标准,推动“四季有虾”技术普及,已组织开展新技术集中培训8期、700人次。与中科院水生所合作研发的“潜江龙虾1号”预计年底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潜江1号”已通过中试,近期将在全市示范基地进行试验。
冬捕小龙虾(樊云云 摄)
工人们正在车间加工潜江小龙虾(樊云云 摄)
精深智造强二产,提质增效铸引擎
推动6家企业落户和技改扩规,完成投资8.8亿元,新增小龙虾加工产能9.4万吨,落户企业拟于10月前完成设备调试投产。大力实施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等项目,新增设备数超200套;上半年全市小龙虾收储加工达25.2万吨,同比增长5.9%;成功承接2024年湖北重大科技成果——功能性壳寡糖制备全产业链开发及高值化利用,完成甲壳素、壳寡糖中试生产基地落户合作协议签订。采用“龙头企业+国资平台”协同模式,构建集产业数据、在线交易、智慧物流于一体的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完成1094家企业上链,累计实现交易额161.2亿元。
游客齐聚潜江吃小龙虾(樊云云 摄)
三产提级强支撑,全域协同增动能
深入实施“百城万店”,全国范围内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支持晓飞歌全国布局“小龙虾驿站”,已开业503家,近期待开业700余家;在武汉设立8个潜江龙虾产品售卖及“虾卡”提货窗口,建设中央厨房,实现活虾冷链直供、标准化加工、主城区1小时外卖直达,“虾卡”模式持续升级。上半年交易量17.7万吨,组织龙虾经营主体与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合作。
2025湖北“潜江龙虾”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公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樊云云 摄)
品牌赋能增值,质量兴农树样板
2025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授权企业突破308家。精心组织“潜江龙虾走出去”专题推介活动,其中上海站现场签约10.45亿元,鲜活虾市场签约1.2万吨。农文旅融合打造马拉松、产业博览会等IP活动,“小龙虾研学线路”“虾稻之乡丰收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入选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案例,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建立185项质量标准体系,主导发布并实施40项标准,目前,正加快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技术服务规范》等6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研制。
潜江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四季有虾、工厂养殖、标准制定、精深加工、菜品创新等关键环节精准突破,推动“潜江龙虾”由“一季红”向“四季红”转型,加快形成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
此外,为让全国消费者随时品尝新鲜美味的潜江龙虾,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使其“走出去”“走得远、卖得好、叫得响”,近年来,潜江积极响应湖北省“虾十条”部署,借助“百城万店”工程、构建全国冷链物流体系以及打造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潜江龙虾走进千家万户。
潜江“龙虾卡”(樊云云 摄)
虾谷快运——“潜江龙虾”从中国虾谷运往全国(樊云云 摄)
在此次发布会上,展示了潜江全新推出的“龙虾卡”。此卡设有288元至1288元不同组合套餐,不仅支持配送到家与门店提货,还依托中央厨房实现“克级精准调味”和“活虾现烧”。消费者通过线上小程序下单,即可享受同城极速配送服务,目前武汉已布局8个提货窗口,能确保同城1小时内送达,让消费者尽情享受极致新鲜的潜江龙虾。
与此同时,潜江的冷链物流能够实现4至14小时直达全国。以潜网集团为主导搭建的小龙虾专业物流服务平台“虾谷快运”,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小龙虾物流大数据中心以及综合性服务云仓“虾谷云仓”。此外,还开通了直达全国所有省会城市的物流专线,并在全国布点落地配送中心,建成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的冷链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为潜江龙虾走向全国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 余惠玲)